在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正文

杨玉玲

日期:2022-04-18 点击数:5308

杨玉玲,1972年生,女,文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1)汉语语法、词汇教学; (2)汉语学习词典研究

教育背景

1990—1994 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士

1994-1997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2000—2001 基辅大学访问学者

2002-2005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

工作经历

1997—2017 首都师范大学

2017—今 北京语言大学

2011——2019暑假 美国明德(Milddlebury College)

2014——2017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

学术成果

专著

1.《现代汉语语法答问》上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现代汉语语法答问》下册,独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独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这”、“那”系词语篇章用法研究》独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5.《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6.《面向二语教学的现代汉语标记性构式研究》独立,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

7.《国际汉语教师中级语法教学手册》第一作者,2017年

8.《汉语要素教学法:语法词汇教学篇》,独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0年9

9.《国际汉语教学800词》,主编,外研社,已交稿,拟2022年10月出版

论文

1. 谈“甭”的读音,《汉语学习》(CSSCI来源) 1995年5期:50

2.重动句和“把”字句的使用考察,《世界汉语教学》(CSSCI来源)1999年第2期:71-75

3.谈“宁可……也……”的语用条件和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2000:57-60

4.“非……不可”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语用教学,《汉语学习》(CSSCI来源)2002第1期:57-60

5.时间词及其教学,《英汉语言研究与教学》,知识出版社,2003

6.说“秀”,《修辞学习》(CSSCI来源),2004第2期:64-65

7.重动句研究综述,《汉语学习》(CSSCI来源)2004第3期:37-42

8.说说“还NP 呢”句式,《修辞学习》(CSSCI来源)2004第6期:48-50

9.准二价动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10.比拟句“X比Y都AP ”及其中的“都”,2004第2期《广州华苑》(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11.“单个‘这’和‘那’篇章不对称研究”《世界汉语教学》(CSSCI来源)2006年第4期:33-41+147

12.“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 《语言文字应用》(CSSCI来源) 2007第4期:53-60

13. 认知凸显性和带“有”的相关格式,《修辞学习》(CSSCI来源) 2007年第5期:31-34

14.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概况,《首都外语论坛》,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07年12月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语法教学 Issue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mongst Non-native speaker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LANS-2009(VOL.2) 马来西亚,2009

16.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和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论丛》(第一辑)2009.4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汉语热”背后的思考 《光明日报》理论版 , 2010年12月9日

18.汉语主客体论元与补语同现时的几种句式,《首都外语论坛》(第三辑),2010年

20. 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语素”意识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论文选》,2010

21语气词“着呢”的来源,《北京市语言学会第七、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10年

2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用教材》编写初探,《教育创新:迈向新起点——首都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文集(四)》,2010年

23.从留学生成语偏误到《留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的编写,《辞书研究》(CSSCI来源) 2011年第2期:101-109

24.可及性理论及“这”、“那”篇章不对称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CSSCI来源) 2011年1期:201-204

25.“比N还N”构式探析, 《浙江学刊》(CSSCI来源) 2011年第4 期:105-109

26.从留学生成语偏误到《留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的编写,《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10期

27.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学新模式,《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1年第10期:126-129

28.“雷”语流行及其理据,《汉语教学与研究论丛》,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9. 认知凸显性和带“有”的相关格式,《修辞学习》(CSSCI来源) 2007年第5期:31-34

30. “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研究,《现代语文》2012年第9期:73-76+2

31.汉语词语叠连的类型及其功能,《汉语学习》(CSSCI来源) 2013年第6期:26-32

32.“宾补争动”的几种途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3-36

33.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实验研究,《语言文字应用》(CSSCI来源)2014年第2期:118-126

35从构式语法看新“被”字家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 2014年:40-43

36.美国学生汉字识读偏误个案研究,《美国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

37. 从构式语法看词语释义——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现代语文》,2015年12月:27-29+2

38.构式语法教学在汉语作为二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 《美国中文教学与研究》,2016

39.死而复生开枝散叶的“霾”,《语言文字周报》 2016

4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的”句习得情况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2016:

41. 面向二语教学的构式研究——以“V着也是V着” 为例,《国际汉语教育》2017年第3期:82-89

42.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实验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年

43. “多+V”和”V+多”的不对称及其解释,《世界华文教学》2018年:104-117

44. “明德模式”之汉教硕士培养,《中国大学教学》(CSSCI来源), 2018年 第2期:87-92

47. 基于“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 “全身反应法”的语法教学,《美国中文教学与研究》2018

48.序文 《语法动起来》,戴金惠、姚瑜雯、于丽萍著

49. 汉语学习词典调查分析及其编写设想,《现代语文》 第一作者 2019.2:79-85

50姜丽萍主编《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教学卷》收录:“明的模式”之汉教硕士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18,2

51崔希亮主编《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语法卷》收录:面向二语教学的构式研究——以“V着也是V着”为例,《国际汉语教育》2017.3

52.美国CBI汉语教学模式浅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二作者

53.“A不AB的定量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7+150+165

54.基于元语言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和实践,《辞书研究》2021年第5期:36-48+125-126

55.融媒时代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2022年第2期:168-178

56.解码编码双驱动的融媒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与实践,《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57.杨玉玲.汉语学习词典PLECO配例定量研究 [C].第五届汉语学习词典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2年待刊

58.杨玉玲、段彤彤.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配例难度控制原则及编写建议-以《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为例[J].国际中文教育,2022年待刊

研究项目

主持

1.2021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的初等语法多模态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2021年 教育部语合中心重点项目 国际中文教育新标准下词汇教学资源研究

3.2021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4.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外向型融媒词典的研发和创新

5.2018年面向二语教学的汉语词汇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

6.2017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横向项目:“语法教学” 慕课的研发和录制

7.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主观量构式研究” 顺利结项

8.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代汉语标记性构式研究” 顺利结项

9.2011年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构式语法框架下的汉语固定格式教学研究” 顺利结项

10.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顺利结项

11.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案例的中级汉语教学研究”,结项, 获得优秀

12.首都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案例语法教学”, 顺利结项

13.首都师范大学“中级汉语课程建设”,结项 获得优秀

执行负责

14.刘利民主持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项目 “对外汉语教学网络教育共享支 撑平台和资源库标准的研究”

15.刘利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研究与建设”

16.(新加坡)工作场所话语计算能力考试 国家汉办 汉考字0602

荣誉奖项

1.2021北京语言大学2020—2021学年教学标兵

2.2021《汉语要素教学法·语法词汇教学篇》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3.2011 首都师范大学第三届师德先进个人

4.2010-2011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5.2009-2010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6.2008-2009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7.2007-2008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8.2006-2007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9.2005-2006年度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10.2007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

11.2008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

开设课程

中国本科课程:汉语教学语法、汉语二语教学法

留学生本科课程:初、中、高汉语精读、口语、阅读、听力、写作等各种课程

研究生课程: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案例教学、汉语词

汇及其教学、语言学导论、汉语语用学

汉语教师培训:国内:国内汉语教师或志愿者培训百余次

海外:荷兰、德国、美国、印尼、加拿大、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越南等国教师培训多次

慕课:汉语第二语教学法(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LCU-1461113167

社会服务/学术兼职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汉语国际推广分会国际汉语教师职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美国Middlebury College明德大学研究生项目主讲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语合中心出国教师、志愿者选拔主考官

语合中心赴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专家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远程教育公益讲座专家

多家杂志匿名审稿人

国际交流

曾先后多次赴美国、德国、荷兰、智利、乌克兰、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任教

1.2000-2001乌克兰基辅大学访问学者

2.2011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任教

3.2011——2019暑假 美国明德(Milddlebury College)研究生项目任教

参会

1.2019年6月 参加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孔子学院,做“体验式语法教学”报告

2.2019年9月 智利拉美中心,做“词汇、语法的接口及教学”报告

3.2019年10月 澳门大学,做“汉字的理据性及教学”报告

4.2018年10月 德国哥廷根大学,做“汉字的理据及其教学”报告

5.2016年10月College of Holly Cross举办的The 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ECLT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做 “基于‘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TPR的语法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6.2016年10月参加大华府地区汉语教师协会研讨会,做“语法教学雕虫小技”报告

7.2016年5月 美国华盛顿DC参加“全球语境下中国语言文化教学的新挑战”研讨会,做“‘副词+V’和‘V+副词’的不对称及其解释”报告

8.2016年4月 芝加哥参加The 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Conference (NCLC),做“‘多+V’和‘V+多’的不对称及其解释”报告

9.2016年4月 马里兰大学参加“大华府中文教育研讨会”,做“体验式语法教学”报告。

10.2016年4月马里兰大学参加The2nd CLT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LTA-S2)美國中文教師學會第二屆中文教學國際研討會, 做“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的’句偏误研究”报告

11.2015年5月 纽约第13届大纽约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做”基于‘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TPR的语法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12.2015年5月 波士顿参加New Engl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会议,做“美国学生汉字识读偏误个案研究”报告

13.2015年11月San Diego参加ACTFL暨美国中文教师学会2015年年会,做“多+V”和“V+多”的不对称及其解释 报告

14.2014年 11月 圣安东尼奥参加“美国中文教师学会(CLTA)年会暨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做“体验式语法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联系方式

邮箱:yangyuling705@126.com

办公电话:无

办公室:北京语言大学教四楼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