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真先生应邀为北语师生做“要学习和善于运用比较方法”讲座

日期:2015-10-23 点击数:81

10月14日下午两点到三点五十分,北京语言大学教四楼103济济满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真先生应邀至北语作了主题为“要学习和善于运用比较方法”的讲座。讲座由人文社科学部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家炜老师主持。这是人文社科学部2015-2016学年“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三讲,也是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接口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来自校内外的老师和中外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马真先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从事现代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虚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立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2004)、《现代汉语语法》(香港,2001)、《简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教程》(1997)、《简明实用汉语语法》(1981)4部,并参与编写12本教材与工具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讲座初始,马真教授指出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研究、分析方法,尤其在语言研究中。接着,马真教授围绕比较方法在研究中运用的三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它们分别是“在语言研究与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比较”、“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比较”和“比较一定要注意步步深入”。

对于“在语言研究与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比较”,马真教授带领现场师生通过对虚词“只、都、净”的比较辨析,说明了“把彼此同义或近义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辨析”的第一种比较方法。继而马真教授又以虚词“正好、只、都、才”、时间副词“就”和“才”和有无虚词“好了”为例,相继向现场师生展示了“把说明同一方面问题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辨析,以显示这些虚词各自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把意义相对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以辨明各自表示的语法意义”和“把使用了某虚词的句子跟不用该虚词的句子拿来比较,以显示出这个虚词的语法意义”另外三种比较方法。其次,通过对“曾经”和“已经”多方面的比较辨析及社会心理对不同“比”字句式替换呈现的不同影响的研究,马真教授指出了在运用比较分析法的过程中“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比较”。针对“曾经”和“已经”的比较辨析,马真教授就《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就此问题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进一步表明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的重要性。由此,马真教授也提示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既要尊重权威,同时也应具有探索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才能取得自我的突破。最后,马真教授以“往往”和“常常”为例深入阐释了“比较一定要注意步步深入”,使得在场师生获益匪浅。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后,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好学乐思,纷纷向马真教授请教,马真教授也对大家提出来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其乐融融。